痛经外治七法

取嚏疗法 皂荚30g、冰片10g,共研极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吸入少许,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每日可行2~3次。

白药填脐法 取云南白药适量加白酒调成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还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日换1次,连用2~5日。

外敷疗法 药用川乌、草乌各5g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匀,外敷少腹部疼痛处,每敷2~3小时,每日1次。

药酊摩擦法 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

贴穴疗法 1。取关元穴、三阴交穴,用半张伤湿止痛膏分别贴于以上二穴,并用拇、食指按压,每天3~5次,药膏3~5天更换1次。2。急性子或王不留行子,用伤湿止痛膏粘贴于三阴交穴、中冲穴。

芥糊敷足法 药用白芥子12g,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成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换1次,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中药足浴法 药用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g,水煎2000ml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3~5天。

中医外治方法治疗痛经

取嚏疗法 皂荚30g、冰片10g,共研极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吸入少许,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每日可行2~3次。

白药填脐法 取云南白药适量加白酒调成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还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日换1次,连用2~5日。

外敷疗法 药用川乌、草乌各5g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匀,外敷少腹部疼痛处,每敷2~3小时,每日1次。

药酊摩擦法 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

贴穴疗法 1。取关元穴、三阴交穴,用半张伤湿止痛膏分别贴于以上二穴,并用拇、食指按压,每天3~5次,药膏3~5天更换1次。2。急性子或王不留行子,用伤湿止痛膏粘贴于三阴交穴、中冲穴。

芥糊敷足法 药用白芥子12g,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成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换1次,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中药足浴法 药用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g,水煎2000ml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3~5天。

痛经的外部治疗法

月经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调为糊状,等分2。取胶布2块,将胡椒粉糊置于胶布中,贴双侧涌泉穴,按摩10分钟。

经前3天内每晚用双手重叠,掌心向下压于小腹正中,作逆时针旋转揉摩10分钟,同时从小腹至脐部反推30—50次。

用艾叶50克,胡椒10克,陈皮20克,焙黄为末,加白酒少许,纱布裹,睡前放于脐下3寸处(关元穴),上压热水袋,具暖肾湿经止痛之效。

临睡前将双手心反压于双侧肾俞穴位上,立即会感到暖烘烘的,然后仰卧10余分钟,双手轻轻颤抖、揉按,达温肾调经止痛之功效。

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药共研细末,用黄酒适量热敷于脐部;宜用胶布固定,冷后可再炒熨敷,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本法治寒湿凝滞痛经。

鼻嗅法:取川芎、草乌、香附各0.5克,研末,绢包塞入两侧鼻腔10—20分钟,即可止痛;持续10分钟后将药取出,一般1—3次即可。

发泡法:取台麝0.3克,置脐部,上盖槐树白皮炙,脐部可起一泡,现在即愈。

食盐250克—500克、葱白250克、生姜200克(切碎),上药共烘热,装布袋中,温熨下腹部,用于寒湿凝滞的痛经。

本文Hash:14b4f19742dcfb62611274986b9c35973f55ebe6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