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慎吃


  目前,各种低糖、无糖食品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中涌现,它们给消费者的感觉是食用后对健康更有益,无论是希望控制体重的女性,还是希望控制血糖和血脂的中老年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受它们的吸引。然而,如今市场上的低糖和无糖食品,是否能够让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什么是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的关键在“糖”的定义上。糖可以专门指白糖,也可以指各种有甜味的、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为葡萄糖的食品成分,比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甚至,广义来说,哪怕没有甜味,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也可以称为“糖类物质”。 
    按照欧洲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品种。 
    无糖食品到底含不含糖 
    目前存在的情况是:首先,无糖食品里面,可能含有淀粉水解物类作为甜味来源,也就是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这些糖浆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未必会比蔗糖慢。曾见过这样的产品,添加了葡萄糖浆或淀粉糖浆,还号称无糖食品。而这些配料,升高血糖的速度甚至可能快于白糖。 
    其次,我国大部分无糖产品都用的是高效甜味剂,特别是合成甜味剂,比如安塞蜜、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等。但是,这些东西的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那么如原来的配方中,100克产品要加40克蔗糖,现在只需加零点几克甜味剂就够了,用什么来凑体积呢?一般来说,用来做填充的大都是淀粉、淀粉水解物或糊精之类。 
    无糖食品的主要卖点,就是低热量、升血糖慢这两个好处。然而,只要有糊精或来自大米白面的精制淀粉,就会有热量,就会升高血糖。因为它们既和白糖一样会快速升高血糖,又和白糖一样容易令人发胖,对于糖尿病人和减肥者来说,一样是大麻烦。 
    没有加入糖,并不等于某种食品对人有好处。哪怕是既不升高血糖也不变成热量的高效甜味剂,研究也发现它们可能具有刺激食欲、促进肥胖的作用。它们本身没有营养价值,应用于食品当中,甚至可能带来额外的麻烦。比如国外报道,部分消费者对阿斯巴甜敏感,可能引起多达80多种的不良反应。就算被许多人看好的糖醇类,也不全是优点,因为大部分糖醇在过量摄入后可能引起腹泻,少数糖醇腹泻效应虽小,吸收后从尿中排泄出去也会加重肾脏负担。 
    买无糖食品,看好配料表 
    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一定要好好看看标签上面的配料表,是否含有“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词。可优先选择含有低聚糖和糖醇的产品,尽量少选择含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塞蜜”等甜味剂的产品。 
    总之,明智的消费者绝不应因为某种食品标记“无糖”,就放纵自己吃掉这些本来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和饮料。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胡乱吃无糖食品,后果很严重

  

重新认识糖

  要更好地认识代糖,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糖。糖,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人体的比重仅2%,但是食物提供的及我们机体美丽所需的糖量却远比蛋白质和脂肪多。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讲,正常的人每天能量来源分三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糖实际上是碳水化合物的代名词。所以,在商品的营养成分列表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般就代表商品的含糖量。所以,糖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糖可以分为:

  多糖:淀粉、糖原(占主要)。

  双糖:麦芽糖(葡萄糖十葡萄糖);蔗糖(果糖十葡萄糖);乳糖(半乳糖十葡萄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一般而言,水果和蜂蜜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蔗糖为双糖;淀粉、纤维和糖原(一般存在于动物体内)都属于多糖。我们在日常所吃的糖,其实也就是单糖和双糖的统称。单糖和双糖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用后能使人体血糖较快升高。

${FDPageBreak}

 

 什么是代糖

  代糖可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及非营养性的甜味剂两大类。营养性甜味剂也就是食用后会产生热量的代糖,但是所产生的热量会较普通糖类低;而非营养性甜味剂食用后不产生热量的代糖,是一种人工甜味剂,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业。而国际惯例上所说的无糖就是没有添加单糖或双糖的食品,即是完全不含蔗糖成分。所以不含糖分,或者“吃不胖”的甜食一般都是添加了代糖。

 

 无糖食品及其危害

  目前,无糖食品作为健康产品已经渐渐地作为主流的日常性保健食品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也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无糖食品不仅仅只是糖尿病人专用 , 同时还有着防蛀牙、防止肥胖的功效。但其实,无糖食品并不等于低热量食品。因为无糖食品只能保证没有添加糖 , 可是难保食品中依然含有大量淀粉和脂肪等高热量成分。所以实际上无糖食品只是普通的商品,并不具备保健或者减肥功能,甚至,在无节制的使用中已经影响到你的健康了!

 

 首先,无糖并不代表健康。

  厂家在生产的时候为了使很多无糖食品的味道好,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就添加了很多甜味剂。而甜味剂的成本很低,制作工艺简单,操作也并不复杂,就被厂商大量地使用。这在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问题。在甜味剂中,特别应该说明的是,高效甜味剂有刺激食欲的可能,从而促进肥胖;再者,很多人都对阿斯巴甜有敏感、或者其他不良反应;而且阿斯巴甜的甜度非常高,过度食用会毒害神经,可能引起记忆力衰退,癫痫,视力消失,昏迷甚至癌肿。

${FDPageBreak}

 

 其次,无糖或代糖食品不能代替药。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糖或代糖食品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并不具备降糖药物的疗效,如果认为只吃某种保健食品就能达到治疗甚至治愈糖尿病的目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再者,人造甜味剂有副作用。

  目前很多口香糖、水果糖中添加了木糖醇,但近来有研究表明进食过多木糖醇有升高血中甘油三酯的可能,同时有引起腹泻的副作用。除了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摄入也必须适量,以免引起腹泻甚至胃肠功能紊乱。

  

注意!无糖食品也要计算热量。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因为食物有无糖标记,认为无论吃多少都不会发胖,所以就放纵自己的胃口大吃特吃。而市场上很多糕点只是添加甜食的口味,但他们本身却仍由面粉或者淀粉类制作。淀粉是会分解成糖分的,如果不加节制大量食用会导致血糖升高,不易控制。 最后,发生低血糖时禁用代糖救急。而有些无糖食品为了弥补口味上的不足,甚至会添加更多淀粉糊精类的添加剂,它们不仅无助于热量的减少,也对身体没有太高的营养价值。而食用这类食品的减肥者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安慰,觉得比正常食品要健康一些,因此吃下了更多,结果体重不降反升。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专家称多吃加糖食品对身体无益

  现代社会的人们热衷于在咖啡、茶中加糖,或者喝浓缩果汁、饮料,以及吃各种糕点,但是德国营养学家日前提醒说,不管这些食品中添加的是白砂糖、蜂蜜、糖浆还是果糖、葡萄糖,多吃加糖食品对身体无益。

  德国人体营养研究所的营养学家吉塞拉·奥利亚斯指出,蜂蜜、糖浆和浓缩果汁的含糖量都达到60%至70%。

  德国联邦营养与食品研究所的阿希姆·布勃也认为,尽管有人在咖啡或茶中加蜂蜜来取代方糖,认为这样做比较健康,但不管是加白砂糖、蜂蜜、糖浆还是果糖、葡萄糖,一切形式的糖类过量食用都会带来健康问题。

  德国营养学会的安特·耶加尔则指出,有的肥胖者认为果糖热量低、吸收快,因此放心地食用含有果糖成分的减肥产品,但研究证明果糖相较于其他糖类来说,并没有特殊益处。

  奥利亚斯也指出,长期食用含果糖的减肥产品非常危险,“消费者看到产品上的‘减肥’字样,就认为热量低。如果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那么就很容易吃多”。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本文Hash:e63d617bd491088ec08ca99e421bea5c5bbc69bc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