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引起的痛经的特点

慢性盆腔炎

痛经特点:范围大。盆腔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经前后加重。痛经表现为双侧上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特点:继发性、进行性加重。所谓进行性是指疼痛多随局部病变的加重而逐年加剧。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最为剧烈,以后逐渐减轻,月经干净时消失。

子宫黏膜下肌瘤

痛经特点:因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影响经血排出,故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酸背痛,并伴有经量增多及周期紊乱。

子宫腺肌病

痛经特点:进行性加重。呈严重痉挛性绞痛。多发于30岁以上经产妇。

盆腔淤血综合征

痛经特点:表现为范围广泛的慢性淤血性痛经,并有下腹痛、低位腰痛、经期乳房痛等症状。疼痛往往在月经前数天加重,来潮后第一或第二天减轻,也有少数持续痛。疼痛在患者站立一段时间后及跑、跳或突然坐下时加重,下午比上午重。常见于25~40岁妇女。

慢性宫颈炎

痛经特点: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当炎症沿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时,会引起痛经,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等,疼痛在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加重。淋球菌等所致宫颈炎,常导致宫颈管闭锁或狭窄,引起经血逆流,导致痛经。

宫颈或宫腔粘连

痛经特点:宫颈或宫腔粘连引起经血流通不畅,而诱发痛经。多见于反复人流、子宫内膜结核等。

引起女性痛经的妇科疾病介绍

1、慢性盆腔炎

疼痛特点:疼痛涉及范围广

行经前有严重下腹、腰背部胀痛,经血来后疼痛减轻,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期前后加重,伴有低烧、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时,需警惕盆腔炎。

2、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特点:逐渐加剧,难以忍受

痛经程度逐年逐月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会痛得更厉害,直到月经完全干净疼痛才会消失。少数人伴有性交痛,不孕及月经失调,个别人有便血或便秘。

3、子宫肌腺病

疼痛特点:进行性加重

30~50岁且有生育史的女性,当痛经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时,要赶紧排除子宫肌腺病的可能。

4、子宫肌瘤

疼痛特点: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问题,当痛经常伴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表现,且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时,需警惕子宫肌瘤。

5、子宫内膜癌

疼痛特点:晚期呈放射性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时,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后,可出现腹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痛经是妇科疾病引起的吗?痛经的四个诱因对症治疗很重要!


痛经是女性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的腹痛症状,有些女性会出现轻微或剧烈的痛感,但有些女性不会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常见于青少年,继发性常见于多年的女性,诱发痛经的不良因素需要女性理解。

痛经是怎么引起的?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是原发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如恐惧、不安、情绪不稳定等异常情绪,容易引起身体不适,特别是长期处于情绪异常状态,生理痛的概率更高。

2、体质弱

体质弱的人容易被疾病袭击,身体免疫力差的女性在受到内外刺激时更敏感,身体疼痛阈值大幅度降低,生理痛的状况更容易发生。

3、生活习惯差

长期有休息不规则的人,休息不规则容易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分泌异常后,生理日异常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例如生理痛。

4、患妇科疾病

患妇科疾病的妇女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骨盘炎等继发性痛经,这些妇科疾病月经期间血流不畅。

痛经应如何烹饪?

1、心理

痛经患者至今为止有感情异常的表现,或者痛经发作后发生紧张、不安等不良感情时,需要立即进行心理交流,家人应该多与患者交流,必要时去看心理医生。

2、生理日护理

女性在生理日前后或生理日发生生生理痛现象时,可以通过局部热敷改善疼痛症状,例如将热水袋放在腹部,发挥一定的缓和作用。

3、饮食

女性生理日饮食本来就需要适当调整,有生理痛时,饮食要更加注意,多吃温暖的饮食,尽量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铁质的食物为主,定期饮食。

4、做保温工作

生理痛的女性需要做腹部保温工作,及时增减衣物,不受寒风刺激,腹部感冒,加重疼痛。

总之,生理痛是常见的疾病,女性平时需要自己的护理和饮食调整,生理日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以休息为中心。体质弱的女性通过平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体质。

                   

本文Hash:6fb0553b47244733d029fca18d4d9bc8dc4c4083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