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因素会导致孩子发生中耳炎,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


小儿中耳炎不仅要及时治疗,平时还要细心科学呵护,导致中耳炎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了解中耳炎的具体病因很重要,有助于疾病的治疗,那么,哪些因素导致孩子发生中耳炎?

4种因素导致小儿中耳炎

1、中耳炎发病与生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儿童期咽鼓管又短又直,细菌或病毒感染很容易导致中耳炎发病,这主要与孩子耳朵的结构有关,由于儿童咽鼓管的特点更易发生中耳炎。

2、中耳是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咽鼓管在鼻咽部开口,护理不当容易繁殖细菌,繁殖细菌反向感染,最终引起儿童中耳炎。

3、中耳炎发病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关系,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全,会增加中耳炎的发病几率,很容易出现咽喉管感染的问题,中耳炎的发病几率会大大增加。

4、哺乳姿势不正确会引起中耳炎,哺乳姿势不正确会使乳汁进入咽鼓管,进入中耳腔,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会引起儿童中耳炎,母亲哺乳时要注意正确姿势。

预防儿童中耳炎的措施

1、游泳时,为了防止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还应采取预防外伤的措施,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孔容易引起中耳炎,外伤引起的外伤应尽快消毒,防止感染引起中耳炎。

2、注意擦鼻涕的方法,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擦鼻涕的方法不正确,否则容易引起中耳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要注意双手的清洁,不要让孩子大声说话,大声说话容易引起咽喉疾病,咽喉疾病也可能引起中耳炎。

3、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儿童身体的抗病能力,降低儿童的疾病风险,有效预防中耳炎的发生,预防儿童中耳炎需要加强锻炼,纠正日常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对于中耳炎,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生活中要做好小儿中耳炎的预防工作,预防中耳炎要注意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如果发现孩子患有中耳炎,要尽早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千万不要盲目给孩子治疗,对症治疗才能摆脱疾病的困扰。

小儿肺炎的致病因素,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

肺炎的形成因素,大部分的人都对肺炎不是非常了解,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特别是小儿肺炎,更是很少人关注,关于肺炎要多参加锻炼,让我们来看看肺炎的致病因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肺炎的致病因素。

小儿肺炎的致病因素

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病原体:病毒是引发小儿肺炎的病因。以往,我国北方地区以腺病毒3、7型多见,且7型多致重症肺炎;近来,腺病毒感染有下降趋势,而合胞病毒上升至首位,其它如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的肺炎亦有报导。

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年长儿,而霉菌性肺炎多见于长期滥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婴幼儿、营养不良患儿。引起支气管肺炎的细菌很多,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亦有原发即为细菌感染者。常见的细菌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流感杆菌亦可致肺炎,其它细菌感染少见。

小儿肺炎怎么办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药物氯化铵合剂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

4、饮食上尽量保证足够的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米粥、蛋羹、菜水、果汁等。喂水喂药时别太着急,如果不小心呛入气管,轻则加重肺炎,重则可能出现窒息等危险。家长可以定时用手掌轻拍孩子背部,帮助松动黏着、堵塞在气管内的分泌物排出。

患了肺炎的宝宝要怎么吃才好

可以选择5瓣柚子肉、60克白菜干、15克北芪、250克猪瘦肉,一起煲汤服用,每天1剂,一天两次。这个食疗方法有利于宝宝润肺化痰、益气养阴,对治疗肺炎比较有效。

也可以选用将1至2个鸭梨切块去核,和去皮尖打碎的10克杏仁一起煮,快熟的时候加入一些冰糖,平时代替茶饮用。此法对于肺炎也有不错的效果。

在宝宝治疗肺炎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最好以粥、果汁、绿豆汤等半流食效果最好,也要注意补充充足的水分,保证孩子的二便通畅。

6个因素导致孩子患黄疸?家长一定要看!

小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类疾病,主要是指孩子在出生的时候,胆红素代谢出现了异常,引起了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以及公模出现异常的现象。导致此疾病病发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的致病原因对应着不同的治疗办法,一般来说,患上此疾病的患者一般会选择药物疗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导致孩子患上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1、疾病所致

自身疾病是引发孩子出生后患上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有血红蛋白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一旦患上血红蛋白疾病,患儿的红细胞就会随之增多,最终导致黄疸的出现。因此,无论是在怀孕期间还是在孩子出生之后,一定要做好各项身体方面的检查,如果有患病的征兆,及时做好相应的治疗,铲除病根,以防后患。

2、先天因素所致

还子出生之后患上黄疸很有可能是先天所致,可能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伴随着各种不良带的习惯,也有可能是由父母遗传所致。如果是由先天所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治疗护理来治疗疾病。

3、细菌感染所致

由于孩子出生不久,自身抵抗力非常的差,很轻易间就受到外界的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受到感染之后皆会导致溶血,引起一系列像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疾病,均会造成黄疸。

4、各个系统功能不完善

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肝脏功能不完善,运作功能较差,会在很容易间导致体内的蛋白质严重缺乏,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低蛋白血症,最终使得胆红素不能正常的运转和循环以及重吸收,也是会导致孩子在短时间内换上黄疸的。

5、体内缺乏某种酶

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有挑食的习惯以及其它一些不良的习惯,最终会导致孩子体内缺乏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酶。如果孩子出现肠道内的酶过于低下的现象,就无法分解自身肠道内的胆红素,使得肠肝循环增加,从而形成黄疸。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引起注意。

6、出生之后氧气量、红细胞遭到破坏

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如果出现了某些意外也是会引发黄疸的。因为在生孩子的时候,要保证各方面都达标,如果出生后由于外界的原因导致氧气量、红细胞遭到破坏以及胆红素的明显增加,最终造成孩子出现黄疸。

以上是一些导致小儿患上黄疸的常见的一些原因,由于新生儿的抵抗力非常的弱,已经引发的疾病如果不好好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之后的发育,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一定要找准导致孩子患上疾病的根本原因,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Hash:8afef6069217e97deaa6be49a912f0189486c29b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lady女性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